更新时间:
1月6日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播出第二集《风腐同查同治》,披露了中石油多名领导坠入“政治骗子”迷魂局的案例。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有关专题片披露“政治骗子”问题并非第一次。比如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中,就披露了司法部原部长傅政华被“政治骗子”欺骗长达20年的问题;专题片《巡视利剑》则曝光了天津市委原代理书记黄兴国被一名普通市民欺骗的细节。
“政治骗子”都是什么人?
《反腐为了人民》披露,只有中专学历的周显明是吉林的一个包工头,做过一些当地石化的工程。他觉得如果能在中石油攀上些关系就能多揽点活儿,于是产生了到北京来拓展关系的想法。
“政治骗子”周显明。图据央视
2008年,时任中石油总经理助理徐文荣在一场饭局上结识周显明,并进而被深度利用,成为其敲开中石油大门的“引路人”。
2011年,徐文荣被提拔到外地任职,这本是正常的组织安排,但周显明却谎称是自己找了领导帮他办成的。徐文荣认为遇上了高人,不仅利用影响力帮周显明在石油系统揽了好几个项目,还抱着“献宝”的心态将他引荐给时任中石油副总经理、后担任董事长的王宜林。
中国石油原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徐文荣。图据央视
中国石油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图据央视
据披露,为显示自己确有门路,周显明经常显摆一些所谓“内幕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是他混迹多个圈子听来的。周显明常用的手段,就是把某个圈子听来的消息加工一下,再拿到另一个圈子贩卖,并且不急于利益变现,而是放长线钓大鱼。
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披露的案件信息看,“政治骗子”大多是普通人,甚至是无业游民。
“政治骗子”骗过谁?
“政治骗子”的身份形形色色,但大多通过虚构事实、巧立人设、许诺回报等手法,游走于官场商场骗钱财、骗项目、骗权力。
据2023年央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披露,司法部原部长傅政华就是一个不信组织信关系,最后被“政治骗子”骗得团团转的典型。
在该片中,时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十一监督检查室副主任李永红介绍,傅政华人生的信条就是当大官、掌重权。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准了傅政华是个官迷,便生出了利用他的念头。中专毕业的李全将自己包装成领导身边的高级智囊,利用傅政华渴望“当大官、掌重权”的心理,蒙骗其长达20年。
傅政华从李全那里得到的是欺骗,李全却从傅政华那里骗到了很多东西,包括推动有关土地开发项目、协调解决经济纠纷诉讼、帮助亲属到银行工作等,谋取了大量利益。
在专题片中,时任中央第三巡视组正局级巡视专员王新光介绍,从被任命为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开始,去掉代理二字就成了黄兴国最关心的事。为了早日“去代扶正”,他不仅结交过所谓的“红顶商人”,相信过骗子,还问过风水。
天津市委原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图据央视
专题片《巡视利剑》披露,天津市民荆毅炮制能“接天线”的“大师”身份接近黄兴国,用封建迷信迎合其逐权欲望,在当地干部“朋友圈”混得“风生水起”,甚至被黄兴国奉为“座上宾”。
个别干部为何被骗?
记者查阅纪检监察机关网站公开的案件通报发现,有的“政治骗子”佯装能拨通某某领导电话,营造出一种神秘假象;有的晒出与某某领导合影,打造与领导亲密无间的虚假人设;还有的自称能打听到所谓“内幕消息”,给人很有来头的错觉。
在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干部杜中杰介绍,出问题的领导干部心里有缝,才会让“政治骗子”乘虚而入,利用他们信关系、想走捷径的心理,挑动他们、利用他们、欺骗他们。
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吕品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个别干部不信组织信“关系”,热衷“潜规则”、醉心“关系学”;还有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相信所谓“大师”的指点和安排。
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曾评论称,那些吞食“政治骗子”抛出诱饵的问题官员,其自身理想信念往往出了问题,才让各种稍加验证便能戳穿的骗术有可乘之机。
封面新闻记者 赵雨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