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倾听民众心声,力行民众之事。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化推进“红墙先锋工程”与“双提升”工程,切实解决居民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将贴心实事精准送达人民群众的心田,什刹海街道特别推出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报道。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如何积极探索路径,解决德内大街“如厕停车难”的问题。
12月18日,一辆黑色网约车沿德内大街行驶至延年胡同西口,缓缓停靠在一块白色喷涂的“特殊”停车区域里。驾驶员下车后径直走向路边公厕,回来后又从后备厢里拿出水壶给茶杯续水,调整就绪后,他驾车驶离。
“之前开车在路上内急,找到了公厕却没有地方停车,违停如厕又会被处罚,现在有了这个临时停车区真是方便多了。”网约车司机张先生说道。
德内大街于今年7月19日正式重装亮相。街道整治组在整治过程中联合区相关部门,设置了路侧机动车停车泊位101处,有效规范了德内大街两侧停车秩序。亮相之后,街道还以“长期监督、深入沟通、依法治理、共治共享”为原则,同步启动了党建引领街区治理专项行动,探索行之有效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服务管家机制模式,为德内大街常态化可持续优美环境治理和良好秩序维护奠定坚实基础。
当得知有群众提出德内大街存在“如厕停车难”的问题后,街道相关科室迅速响应,积极与西城交通支队进行对接,组织工作人员到德内大街进行现场勘查。经过细致商讨与现场测量,在确保不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及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最终决定在德内大街两侧4处公共厕所周边合理设置限时停车区域,以满足群众需求。
多部门实地商讨停车区域施划
目前,4处限时停车区域设置完毕,停车区域旁还配有专门标牌提示“可临停15分钟”,交通支队也对非现场抓拍设备设置进行了调整。
“四处临时停车区域均临近公厕,限时15分钟为临停驾驶人留足调整时间,同时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临时停车区域进行管理,由监控探头和交通协管员共同监管,一旦超过15分钟,交管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理,最大限度保障驾驶员如厕停车需求。”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次设置限时停车区域的举措,是什刹海街道针对辖区停车资源短缺,科学调配停车资源,实施精细化、个性化管理的一次有益尝试。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推动地区精细化治理,以此次尝试为案例,积极探索地区停车资源合理分配新范式,全力维护辖区道路交通秩序平稳有序,不断增强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看看邻居们都在团什么?
■说明:本文由家住东西城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本号法律顾问:北京市恒略律师事务所,咨询微信:jwbei2
■部分图文信息整理自:北京西城
关注家住东西城!
看东西城大事小情,搜家周边吃喝玩乐!
=======东西城的邻友圈!=======
联系我们:QQ—2250654256
商务微信:jiasupao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