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记者日前在北京市昌平区两会上获悉,预计到2027年,昌平将率先产出一系列创新成果,推动6G关键技术纳入国际标准体系,到2030年,率先落地6G产业化和商用部署。
未来产业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动力,昌平区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成国介绍,美丽健康、机器人、氢能、6G等未来产业细分赛道,均在昌平有着独特的优势。
1月9日,北京昌平举办“两会”新闻发布会。受访者供图
美丽健康产业方面,昌平区作为全市唯一的美丽健康产业集聚区,在2023年收入突破百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收入将突破120亿元,增速保持在15%以上。“未来美城”创新产业基地项目开工建设,乐普睿康实现升规破亿。
机器人产业方面,按照全市总体布局,昌平发布了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及支持措施,松延动力、汇博机器人等龙头企业入区落地,机器人产业园建设全面提速,产业规模将首次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刘成国介绍,2025年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市区两级基金和“机器人十条”政策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
氢能产业方面,北汽福田氢燃料商用车基地建成投用,卡文新能源汽车首款车型正式上市,卡文新能源汽车发动机项目、电解制氢镍网生产线、未来氢能AEM核心材料等一批新产品新产线提速建设,明阳氢能、清氢科技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新的一年将有更多氢能市场主体实现升规纳统。
6G产业方面,昌平围绕贯彻落实《北京6G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4—2030年)》,依托区内聚集的三大运营商、北邮等创新资源,在全市率先发布了6G创新产业集聚区行动计划,并明确了“一核、两翼、两融合”的6G创新产业发展布局,围绕5大领域,提出了23项具体任务,预计到2027年,率先产出一系列创新成果,推动6G关键技术纳入国际标准体系,到2030年,率先落地6G产业化和商用部署,培育200家以上通信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形成300亿左右的6G关联产业规模,打造具有昌平特色的首都6G产业发展集聚地。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