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换房过年”指的是通过协商互换住房,体验异地过年的新方式。该方式让换房者能在新环境感受别样年味,还可能节省住宿开支。然而,“换房”这一形式仍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法律保障,换房者可能面临“被放鸽子”的情况,以及一系列财务和人身安全方面的隐患。
锐评“换房过年”可以被看作是当下人们多样化消费创新和观念变化的一种体现。从性质上看,换房过年属于狭义的共享住房,具有一对一、点对点的特征。不仅节约了异地过年的成本,还实现了暂时闲置住房的再利用。
不过,由于这种过年方式兴起不久,许多步骤的落实与保障尚处于探索阶段,“换房过年”仍然存在不少需要关注的风险。例如,被“放鸽子”的风险难以消除,被交换房屋是否属于换房人难以保证。同时,房子及家具的损坏赔偿问题也需要更加细致的权责认定方式。此外,当前已有一些平台开始推出相关服务产品,因此平台的责任认定规则也需要跟上。
想让“换房过年”变得安心,不但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督引导,也要求提供有关服务的平台加强对入驻用户的管理,严格执行准入门槛和资质的审查。同时,消费者不能盲目跟风,应在理性选择、确保安全后再“换房”。 ——李 耘 中国残联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