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漯河方太厨电全国统一售后服务预约热线400客户报修中心
漯河方太厨电全国售后服务电话:400-996-1195 400-996-1195 (温馨提示:即可拨打)
漯河方太厨电各市区24小时售后客服热线〔2〕400-996-1195、400-996-1195
7天24小时人工电话400-889-3660 400-889-3660客服为您服务、漯河方太厨电售后服务团队在调度中心的统筹调配下,线下专业全国网点及各地区售后人员服务团队等专属服务,整个报修流程规范有序,后期同步跟踪查询公开透明。
所有售后团队均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所用产品配件均为原厂直供,
通电专业维修正伦跑步机不通电,不正常工作、滴滴、、显示故障代码等一系列故障。
全国服务区域:北京、上海、南京、宁波、福州、福州、昆山、舟山、洛阳、合肥、九江、天津、成都、廊坊、西安、、长沙、武汉、张家界、深圳、广州、福州、昆明、太原、常州、徐州、镇江,黄石,大冶,铜陵,芜湖,苏州,张家港,太仓等城市。
漯河方太厨电全国维修服务网点查询:
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徐汇区、黄浦区、杨浦区、虹口区、闵行区、长宁区、普陀区、宝山区、静安区、松江区、嘉定区、金山区、青浦区、奉贤区)
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
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
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东川区,呈贡区,晋宁区,富民区)
广州市(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
深圳市(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
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野区、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
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江夏区、沌口区、蔡甸区、东西湖区、经济开发区、东湖高新区、)
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
苏州市(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吴江区)
南京市(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下关区、浦口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
宁波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北仑区、镇海区)
天津市(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
无锡市(梁溪区、滨湖区、惠山区、新吴区、锡山区)
合肥市(蜀山区、包河区、庐阳区、瑶海区、政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滨湖新区、新站区)
福州市(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长乐区)
南宁市(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
太原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
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新建区)
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
小米SU7电驱供应商,要IPO了。
最近,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以下简称“联合动力”),向深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登陆创业板。
招股书显示,联合动力此次计划募资48.57亿元,本次IPO之后,其估值最高将达到485.7亿元,这是目前创业板在审规模最大的IPO。
撑起如此规模的,是联合动力不断增长的业绩,在电控领域出货仅次于比亚迪,电动化解决方案收获了小米、理想、奥迪和保时捷等知名合作伙伴。
这也是三位华为老将创业22年后,收获的第二个IPO。
电动化供应商,小米保时捷都在用
用联合动力自己的话来说,他们是一家智能电动汽车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这里的“部件”,主要是动力系统核心部件。
他们的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的电驱系统(电控、电机、三合一/多合一驱动总成),以及电源系统(车载充电机、DC/DC 转换器、二合一/三合一电源总成)。
在电驱产品上,联合动力推出的解决方案,兼容纯电/混动、前驱/后驱/四驱、 轴前/轴后布置等各类动力系统架构,支持400V/800V电压平台,覆盖275kW以下功率等级。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产品,就是和小米联合研发的小米超级电机V6s。
目前的电驱系统,已经可适配A00到D级乘用车、N1-N3与M3级商用车的全系车型。
在电源系统,联合动力的产品涵盖了6.6kW-22kW的多功率平台系列,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最高效率均超过 94.5%,应用上可适配400V/800V电压平台,并兼容全球充电协议。
所以说,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电动化部件,联合动力都在做,并且在持续增长。
具体来看数据。
2021年-2023年,联合动力在电驱系统的销量,分别为55.94万台、89.85万台、168.51万台,复合增长率为73.5%。
2024年上半年,电驱系统销量为133.95万台,已经达到了2023年全年销量的79.5%。
同期,电源系统销量,分别是2.5万台、8.29万台、53.25万台,以及36.89万台;2021年-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61.5%。
数据连年增长下,联合动力目前已成为行业头部玩家。
援引NE时代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联合动力的电控产品所占份额约是11%,在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一,行业总排名仅次于比亚迪。
其他产品中,驱动总成产品的份额约5.9%,排名第四。
电机产品份额约 4.7%,排名第五。
OBC产品份额约为4.6%,排到第八名。
招股书显示,在报告期内,联合动力已为超过40家客户、170多款乘用车和商用车,配套了数百款电驱系统解决方案。
这些客户中,有不少我们熟悉的名字:
既有理想、小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
也有广汽、奇瑞、长安、长城、上汽、宇通、吉利、东风等等老牌车企;
还包括保时捷、捷豹路虎、奥迪、沃尔沃、Stellantis、大众、奥迪等国际品牌。
其中,2021年、2022年和2024上半年,理想汽车都是联合动力的第一大客户。
去年上半年,理想购买的电驱和电源产品金额达20亿元,占联合动力同期总收入的33.16%。
此外,理想汽车子公司,常州汇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还是汇川联合动力的联营企业。
业绩和合作伙伴持续增长,联合动力的财务表现随之水涨船高。
核心财务指标
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联合动力的总营收分别为29.03亿元、50.27亿元、93.65亿元、以及60.5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79.63%。
其中,电驱系统是第一大业务,营收分别是28亿、46.8亿、77.4亿以及51.4亿,并且营收占比不断提高,2024年上半年已接近85%。
来自电源系统的营收则分别为0.97亿、3.3亿、15.8亿以及8.8亿元。
从结构上看,来自电源系统的营收占比正在逐渐扩大,从2021年的0.06%,涨到2024年上半年为14.6%。
招股书还详细罗列了过去的产品单价变化:
从2022年开始,两大产品单价均呈现下降趋势,不过毛利和毛利率减损并不多,反而是以价换量,摊薄了成本,助推实现盈利。
2021年全年到2024年上半年,联合动力的毛利分别为3.36亿元、6.71亿元、14.2亿元以及9.38亿元。
毛利率逐渐从2021年的11.58%,提升到了2024年上半年的15.49%。
2023年,联合动力首次实现了全年盈利,净利润为1.86亿元;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持续增长到了2.85亿元。
支出方面,占据大头的是研发费用。
2021年-2023年,联合动力的研发费用分别是3.92亿元、5.72亿元、6.26亿元。
2024上半年,研发费用增长到了4.06亿元,在研发、销售及管理费用中占据67.7%,占总营收比重的6.7%。
截至2024年上半年,联合动力的总人数为7276人,其中研发人员1706人,占总人数的23.45%。
现金方面,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了9245万元,余额为14.5亿元。
业绩不断增长,谁在背后推动联合动力崛起?
工控巨头分拆出的新能源供应商
联合动力的前身,是工控巨头汇川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业务部门,2016年正式独立为子公司。
最近2年半的财报显示,联合动力在母公司营收占比不断提高,2024年上半年已达37.42%,如今分拆IPO,母公司持股比例为94.51%。
实控人为汇川技术董事长兼总裁朱兴明,1967年出生于湖南岳阳,1985年考入燕山大学无线电专业,后保送本校。
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深圳的一家不知名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初,便从事电机电控工作,先做工程师,后来又干销售,能力比较全面。
1997年,朱兴明对变频器产生了兴趣,偶然得知华为正从事相关研发,于是决定加入华为。
2年后,华为变频器量产下线。
没过多久,朱兴明又一次迎来人生转折点。
2001年,由于受互联网泡沫严重冲击,华为将电气部门剥离,以7.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
朱兴明和大部门同事便留在艾默生工作,并得到了一笔补偿金。
据说在当时,这笔补偿金数额很可观。
或许是因为手握资金进一步激发了创业梦,加入艾默生2年后,朱兴明便带着16名同事离职,一起创办了汇川技术。
汇川技术业务不断壮大,2010年在深圳A股创业板上市,现在又分拆出联合动力。
联合动力有2位高管,都是早在华为时期,便与朱兴明并肩作战的老战友:
联合动力董事长李俊田,1975年生,2000年3月至2003年7月,先后供职于华为电气和艾默生。
2003年随朱兴明创业,任汇川技术副总裁,2016年至今任联合动力董事长。
董事李瑞琳,1973年出生,1997年12月至2012年6月,同样先后在华为电气和艾默生工作。
2012年加入汇川技术,担任副总裁。
还有一位独立董事的名字大家也比较熟悉,崔东树,是乘联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秘书长。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难怪看得更高了。
这次IPO,联合动力计划募资48.57亿元,发行70540.53万股,不超过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不低于发行后公 司总股本的10%。
计算下来,联合动力估值至少为194.28亿元,最高估值达到485.7亿元。
给2025年的车圈IPO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