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01
政策春风:3C 产品补贴政策概述
2025 年拉开序幕之际,经济向好趋势在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愈发强劲,“两新” 政策正加力扩围,成为稳定经济大盘的关键力量。其中,国家针对 3C 数码产品的补贴政策尤为亮眼,在去年提前部署约 1000 亿元项目清单的基础上,趁热打铁,近期再度下达一批项目清单,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 。
不仅如此,“两新” 政策还着重扩大实施范围,设备更新支持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而是延伸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多个新兴与关键领域。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推行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个人消费者购置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这三类数码产品,均可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补贴福利。各地也迅速响应,江苏、贵州等地积极出台配套措施,将国产高品质的手机、平板电脑纳入以旧换新范畴,极大减轻了消费者的购买负担。
02
市场涟漪:补贴政策激活电子产品消费
补贴政策如巨石入水,在消费电子市场激起千层浪。原本因价格因素踌躇的消费者,在补贴的催化下,购买意愿迅速攀升。过往换新机、购新平板需要精打细算,如今成本降低,不少人选择提前消费。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自补贴政策推行以来,线下线上 3C 产品销售门店客流量显著增多,电商平台相关产品搜索热度与日俱增。
这种热情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复苏。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订单量激增,中游制造商开足马力扩产,试图填补市场缺口,下游销售渠道营收与利润双丰收,曾经略显低迷的消费电子市场,再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各类 3C 产品的出货量、销售额均呈现上扬态势。
03
行业传导:电子产品热潮下铟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铟,作为隐匿于 3C 产品幕后的关键稀有金属,随着电子产品市场的火热,也被推到了聚光灯下。在智能手机屏幕里,氧化铟锡薄膜把控着触摸屏的灵敏度;平板显示仰仗铟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实现卓越的电子性能与显示效果;智能穿戴设备中的铟镓锌氧化物晶体管,则赋予芯片柔韧性与耐用性。
如今 3C 产品销量井喷,制造商为了跟上节奏,必然加大铟的采购规模,还会适当扩充原材料库存,以备不时之需。而且,技术迭代的步伐不停,更高清屏幕、更先进显示技术的普及,让单台设备对铟的需求 “水涨船高”。但铟资源全球储量稀少,我国 2025 年预估产量仅 1850 吨左右,需求一旦因政策刺激而爆发式增长,短期内供应紧张难以避免,价格也大概率会顺势上扬。这对铟生产商而言,既是借助高价红利增产扩能、提升开采效能的黄金机遇,也是倒逼其钻研高效回收技术、强化资源循环利用的挑战时刻。
04
前景瞭望:补贴驱动下铟行业的动态平衡
总体来看,国家 3C 产品补贴政策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既繁荣了消费电子市场,也为铟行业需求增长筑牢根基。在市场刚需与政策扶持的双重引擎下,铟行业 2025 年有望解锁更广阔的市场版图。不过,价格波动、供应稳定性等问题一直是行业持续探讨的话题,时刻提醒着行业各方。随着科技持续进步、市场格局动态演变,铟在 3C 产品领域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结构必定会持续更新。因此,产业链上下游需时刻紧盯市场动向,携手应对未知挑战,牢牢抓住新机遇,方能在这场变革浪潮中稳健前行。
铅锌稀贵团队
副总经理:
唐武军 010-63971739
首席专家:
冯君从 010-63966271
事业部经理:
刘 麦 010-63978092-8003
稀散金属研究组:
锗、镓高级分析师:
李伊兰 010-63978092-8238
铟、铋、硒、碲分析师:
李承宸 010-63978092-8123
铅锌研究组:
事业部副经理:
张志伟 010-63978092-8236
锌市场分析师:
杨珺婷 010-63978092-8166
王健月 010-63978092-8299
铅市场分析师:
谢序航 010-63978092-8223
李 元 010-63978092-8116
李 申 010-63978092-8187
贵金属研究组:
《中国贵金属》总编、资深专家:
靳湘云 010-63976171
事业部副经理、《中国贵金属》主编、资深专家:
石和清 010-63971861
铂族金属分析师、资深专家:
姬长征 010-63978092-8082
黄金分析师:
盛 文 010-63978092-8218
白银分析师:
李 元 010-63978092-8116
《中国贵金属》副主编、白银分析师:
王维玮 010-63978092-8062
贵金属分析师:
张元元 63978092-8033
钨钼研究组:
钼、钒市场资深专家:
高海亮 010-63970875
钨市场资深专家:
杨召会 010-63978092-8077
钼、钛市场高级分析师:
张智伟 010-63978092-8072
(免责声明:安泰科始终追求使用的资料完整、所作的分析客观公正,作出的结论尽可能准确。但因为市场瞬息万变,即使同一时期的信息和分析报告也可能存在差异。安泰科提供的信息、数据及结论仅供客户参考,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所产生的后果与安泰科无关,客户自行承担对因使用本报告中内容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本报告为安泰科编辑制作,版权归安泰科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安泰科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或转载本报告的内容,请联系010-63978092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为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未经安泰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报告。安泰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转自:安泰科)